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癌症險

重大傷病險

醫療險

2021/12/27

慘!罹癌後「年砸百萬」填5大錢坑 3款救命保單差異一表秒懂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癌症已不全是致命絕症,但得先付出龐大醫療開銷。(示意圖/shutterstock)
瀏覽數:12648

文/李瑞瑾

國人罹患癌症比例逐年攀升,除了不良生活習慣之外,外在環境充斥致癌因子也是主因,就有許多人是在完全無預警的狀態下發現罹癌。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癌症已不全是致命絕症,但得先付出龐大醫療開銷。

根據健保署公布的癌症醫療支出統計,2020年癌症共支出健保藥費4,906萬點、醫療費用1,212億點,在77.7萬名就醫病人數中,平均每人支出藥費為6.3萬點、醫療費15.5萬點。支出排名前10的癌症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口腔癌」、「前列腺(攝護腺)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白血病」、「食道癌」以及「胃癌」。

這些還只是健保支出的費用,但癌症治療最重的開銷,還有零零總總的自費或差額特材支出。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有以下5種,每一項支出都可能高得嚇人。

 

 

一、手術

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切除病灶,再搭配化療清除癌細胞。健保給付的手術通常是傳統手術,傷口大、風險高、復原需要較長時間;選擇解決上述缺點的微創手術,自費價要幾萬甚至數十萬元。

若欲使用最先進、精準的達文西手術,自費價格則是從10萬起跳,最高甚至可達30萬元,健保僅提供部分符合條件的癌症患者給付,其他癌症皆須自費使用。

二、化療

化學治療會由醫生依照癌友身體情況與病別提供不同選擇,部分化療藥物健保提供有條件給付,但若是使用的藥劑不見療效,或是擔心副作用嚴重,醫師也會建議選擇自費新藥施打。搭配化療使用的止吐劑、營養針都是全額自費,一個月花費也需要1~4萬元。

三、放療

放射治療也是近年來相當常見的治療方式,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還有質子刀、伽瑪刀、螺旋刀、電腦刀等不同射線選擇,價格都不便宜,差距也不小;健保提供條件給付的伽瑪刀需14萬元,螺旋刀自費治療要價15~35萬元,質子刀依據腫瘤大小收費不同,範圍約30~80萬元不等。

四、標靶

多數標靶藥物是健保有條件給付,不符資格患者就須自費,也有少數藥物得完全自費服用。標靶藥物一顆就要上萬元,每月治療費用就高達15~20萬元,一年累積下來開銷超過百萬的案例比比皆是,最貴的藥物一年就要花250萬元。

五、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也是新型癌症療法,是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重新喚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也是健保有條件給付,但條件相當嚴苛,若要自費接受完整療程,一年需要撒200~300萬元。

除了治療開銷之外,無法工作產生的收入損失也是隱藏成本,等於有醫療費用壓力,又無法獲得正常收入,若是沒有做好風險轉嫁,只能吃老本接受治療。

轉嫁癌症風險的保單主要有3種,分別為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與防癌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都著重在確診時的一次性理賠,可轉嫁確診初期高昂的治療費用,能讓患者更有餘裕選擇自費項目治療。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保障疾病差異。重大疾病險的保障疾病有7項,包含癌症、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等;「重大傷病險」是保障健保署列舉的22大類重大傷病、約有300多項,其中包含癌症、洗腎、器官移植、腦中風、慢性精神病、肝硬化...等常見疾病都有納入。

至於針對癌症保障的防癌險,主要轉嫁的是癌症長期治療的開銷,傳統分項給付型的防癌險,會給付住院、手術、門診、化療等長期治療,部分會有初次罹癌保險金。但缺點是新式治療方式未在保障範圍。

防癌險選擇時,要注意初次罹癌保險金、門診治療保險金額度保足,並留意有無保障癌症所引起的併發症。除此之外,現在也有不少防癌險是一次給付型的商品

民眾在選擇時,可以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若是擔心罹癌初期的治療費用,可以選擇一次給付型的保單,若較擔憂「長期抗戰」的經濟負擔,可選擇分項給付型的防癌險,若是經濟情況許可,可以2者相輔相成作搭配,兼顧所有面向風險。

《延伸閱讀》

勞退金記得領!工作滿15年「領取方式可2選1」 5管道查詢專戶金額

3家純網銀積極拓展異業合作 瞄準保代、電信、電商業務

誇張!被抓包帶病投保「已解約領回保費」 家屬竟還想討保險金

第三家純網銀來了!將來銀行獲營業執照 開業時間曝光

誤會大了!業務稱意外險可保到75歲 被通知「不再續保」怒告保險公司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00
癌症化放療引發併發症!癌症險該不該賠?法院這樣判! 新壽ESG投資型保單上市 理財也能兼 具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