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退休先準備 > 財富規劃 > 保險規劃
2019/07/25

該花多少錢買保險? 一張資產負債表試算規劃

廖義榮
瀏覽數:22760

你了解自己該買多少保險嗎?

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真正去想過,如果需要保險的話,要買多少保額是合適的? 多數的情況應該都是業務員告訴客戶說他需要買的額度是多少,客戶衡量他自己的預算後就購買了,或甚至是因為人情關係買的保單。 老實說保險商品琳瑯滿目,有不同的險種、不同的給付條件,光是看保單條款就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要去弄清楚保險的區別還真是不容易。不過保險業務員有幾十萬大軍,專業守紀律的不在少數,但是難免有極少數業務員用比較不正確的方式在銷售保單,消費者還是有必要對保險的專業稍做涉獵,在投保時也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首先在投保壽險時到底需要投保多少保額? 比較常看到的說法是保費應該是收入的十分之一,這樣的說法太過籠統,單以保費來做計算並不合適,同樣的保費,但是買到的保障額度可能天差地遠。另外一種算法是用自己還可以工作的年期與收入來計算,例如預計還有20年工作生涯、每月薪水6萬,他所需要買的額度是: 6萬x12個月x20年=1,440萬,這種算法又太過於簡化,它並沒有去考慮家庭負擔等因素。

在理財規劃的實務上我們常用的計算方法,是用一種比較貼近實務的算法,以他所需要的準備(A),去減去他已經有的準備(B),所得到的值(C)是他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

這其實是一種家庭資產負債表的概念,假設這個人發生風險的當下,壽險的給付額度可以幫他清償掉家庭的負債、貸款等,另外提供一筆金額讓他的家人有緩衝時間做應變(例如配偶需要重新學習工作技能,以便回到職場工作等等調整),完成心願(讓子女完成學業、有能力獨立自主等)。

這裡面的A與B就包括了:
A. 所需要的準備:

1.每月日常生活費乘以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年期
(當發生風險時,家人會面臨突然失去家裡重要(也許是唯一的)家庭經濟來源的狀況, 可能需要重新學習工作技能, 以便回到職場工作等等調整, 這項目代表您預計留給家人的經濟緩衝準備)

2. 未償債務(信用貸款、卡債、其他債務) 
3. 房屋貸款餘額
4. 子女教育金準備
5. 最後一筆費用 (醫療費用、人生禮儀最後處理費用)
6. 留給父母的孝養金

B. 已有儲蓄準備:
1. 已有儲蓄準備(定存或已有投資, 可以立刻變現者)
2. 壽險有效保額(契約有效的保單中的壽險額度)
3. 其他的準備

例如在勞保中的身故給付或是團體保險裡面的壽險保額等,為什麼不算意外險?
因為意外險是要因為意外事故身故才給付,如果是生病身故是不會給付的,因
此我們計算時一般是以壽險的保額為主,並未算入意外險的保額。

A跟B都知道了,這時候(C)也就是他所需要購買的壽險保障額度,算法是C=A-B。

C知道了,那如何套入你的財務規劃當中呢? 
例如說C=1,000萬,你需要的保障額度是1,000萬。
這時候壽險你可以有二種選擇:終身壽險或是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的定義是它是終身的,保障一直被保險人身故為主。一般又分為A:你在繳費一定年期後它不用繳費型的, B:終身繳費型。

那如果是定期保險的話,它只保障一定的期限,過了期限就完全沒有保障了,例如買了20年期的定期壽險,在第21年身故,是完全領不到保險給付的,因為保險的保障已經結束了。你一定會說:那定期險不好啊,沒有保障,二者的差別是定期險的保費相當低,舉例以30歲男性保額100萬計算,繳費20年的終身壽險要年繳29,300, 但是保障30年的定期壽險只要繳6,210一年,這代表的意義是:

1. 同樣的保費,你購買定期險,可以買到比終身壽險多將近5倍的保障
2. 如果預算有限,定期險可以用低廉的成本,買到跟終身壽險一樣保障額度

很可惜的是,定期壽險在台灣普遍接受程度不高,一方面是業務員較不願意主動推薦客戶購買,再者是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終身型的會比較好。

不過就財務規劃的觀點,你可以思考幾件事情:

首先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計算所需的保障額度,其中幾個決定額度的因素是:給家人的保障、子女教育基金、房屋貸款等等,這些一般在20,30年後,當你60歲左右時,那時子女都已長大成年、可以獨立了、房貸也已經繳完了,事實上這些因素已經不再存在了,那你還需要這麼多保障額度嗎? 還是你會希望一開始就有多4,5倍的保障比較實在?因為你負擔比較大的階段是小孩成年以前,因此你需要更多保障,而不是一開始就比較不足的終身保障。

第二點是終身壽險保障額度一般是固定的,如果從通膨的角度看的話,這樣的固定額度是隨著時間過去,一直在降低它的真正價值的,以3%通膨來算,100萬的保額30年後的價值,會相當於現在的41萬,所以你認為它是終身保障有那麼必要嗎?

在整體財務規劃上,它也必須與你的預算做配合來考慮,千萬不要買了一堆保險超出自己的預算,每年繳費都很吃力,甚至於讓保單停效,這都失去買保險的意義了。如果能夠在當初做保險規劃時,就先做好財務規劃,把自己與家庭的財務目標訂出來,再根據自己的狀況算出需要的保障額度,然後配合預算,比較各個商品的成本效益後再投保,這樣的投保過程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的,比較能符合自己的需求。之後只要每半年、一年,或是家庭工作狀況改變(結婚、生小孩、失業等),再做定期的檢視,看是否需要調整就好。

當然定期壽險還是有它的某些特性是你應該了解的,定期壽險指的就是只保障一個固定年限,過了這年限保障就消失了,你必須注意它的保障年期是多久,在那之後是否需要再另外購買另外一份保單來延續你的保障? 再來是定期壽險,因為不是終身的,所以它的現金價值並不是一直成長的,以終身壽險來說,因為它的保障期限是到身故為止,因此它的現金價值會隨著時間而增加,但是定期壽險是時間愈久,它就愈接近保單的到期日,因此保單的現金價值反而是在接近到期日前就會開始降低,以30年期的定期壽險為例,大約在第22年開始就會開始下降,一直到歸零為止,萬一你中間需要做保單的變更(更換險種、延長年期等等),這些因素是你必須要考慮到的。

一份保單因為年期很長,一般都在10年、20年,甚至更久,它也無法像一般的金融商品一樣,隨時可以中止,如果購買了在中間做解約,可能會有相當程度的損失。因此如果投保前做好評估、了解自己的需求,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購買合適的商品,對自己會是比較有利的。

(保險商品內容各家保險公司都有差異,可能與本文內舉例之保費數據不同)

如有疑慮請聯絡廖義榮老師:[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不同世代的退休規劃 該注意哪些重點?》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50
「複保險」理賠嗎? 實支實付條文釋疑 48歲未婚女,不想當下流老人該怎麼辦? 專家:3步驟教你提早做好理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