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2019/06/03

為什麼?! 沒保足這3種險別管儲蓄險

許雅綿
瀏覽數:19786

先別看儲蓄險了!買保險沒推薦這3張保單 就把業務員fired

「保險要回歸到『保障』本質,單純的儲蓄不是保險的本意,」金管會盯上市面上熱賣的高儲蓄型商品,並強調買保險要回歸保障的本質,但平均每人手上有2張保單的台灣人,保障確實都做足了嗎?

根據保發中心今〈2019〉年4月公布的最新統計,台灣的保險密度〈即每人平均保費支出〉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從2011年的9萬9514元,增加至2018年的15萬5885元,不過根據各保險公司內部統計,民眾投保的平均保額〈保單的保障額度〉僅落在60~70萬元間,保障明顯不足。

從上述的保險統計數據中,可觀察到一個現象,就是民眾「花大錢」不一定真的有買到「高保障」,如何針對自身需求,聰明買保險就相當重要。

磊山保經諾億特許事業部執行長賴柏翰建議,民眾在買保險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現今網路上資訊多元,只要上網搜尋想買的險種,都可以查到非常多細節和資訊。他認為,買保險前必須先對投保的險種,有一定基礎的認識,才能針對自身需求,買到真正適合的保險商品。

至於撇開儲蓄型的商品,單從純保障型的險種來看,一般民眾的保險清單中,有哪些必備的保單?賴柏翰和錠嵂北二營業處區經理蔡文智認為,民眾不能沒有的是「癌症或重大傷病、個人或家庭責任保險及失能險」等3張保單。

第一、癌症或重大傷病險

「買保險要『保大不保小』,先轉嫁最難承受的大風險為主,之後再針對相對小的風險來補強,」賴柏翰表示,一般人最難承受的是,發生重大傷病或癌症等長期高花費的情形,所以每個人的保險清單中,必備的是癌症險或是重大傷病險,且建議以一次給付型為優先,資金運用彈性較大。

第二、失能險

以同樣的保險承擔風險觀念來看,蔡文智強調,失能險也是民眾投保清單中必備的險種之一。因根據統計,疾病或意外導致殘廢失能,所衍生的照顧費用,其實遠高於疾病或意外發生當下所需的醫療費用,且若以每月5萬元的照護費用計算,一年的開銷高達60萬元,這部分的風險,建議也可透過保險商品來轉嫁。

然而,很多保險業務員都會推薦一定要買實支實付醫療險,但賴柏翰認為,保險最重要的是,要轉嫁我們無法承擔的風險,若以買保險的重要性來看,應該先從最無法承擔的風險來評估,一般較為小額的醫療費用,若有能力自行承擔,不一定要列在投保首選,所以實支實付醫療險,可以等有多的預算再買。

第三、家庭或個人責任保險

「個人或家庭責任保險,一年最高有200萬元的保額,但保費可能才不到900元,」賴柏翰說,很多保險業務員可能考量到佣金問題,不會特別推薦個人或家庭的責任保險,但這類險種的保費便宜,保額也相對高,且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可能性也高。

所謂的個人責任保險,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不小心造成他人受傷或是財物損失時,例如不小心弄壞店家商品,可由保險公司代為理賠的一種保險;而家庭責任保險,則是指家庭成員〈例如配偶、子女等〉因事故造成第三人體傷、死亡或損失時,保險公司依契約負擔賠償責任,理賠方式採實支實付。

例如先前台北市有名媽媽帶著不到3歲的兒子,到甜點店喝下午茶,結果兒子疑似戳破店內的90萬元德國音響,但事後翻臉不認。其實,若他們有買個人或家庭責任險的話,就能將這筆高額的求償金,轉嫁給保險公司。

另外,賴柏翰也分享一個理賠案例,曾有名客戶在飯店和另一半吵架,兩人互相投擲東西,結果把飯店內的落地窗砸壞,遭到飯店求償150萬元,最後也是透過個人責任保險的理賠金,來給付這筆高額的求償金。。

壽險非首選保單?

可留意的是,針對民眾最常投保的壽險,為什麼沒有列為必備的3張保單之一?對此,蔡文智表示,是否購買壽險要依家庭責任而異,若是單身且父母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身故後有沒有一筆壽險金留下來,就變得沒那麼重要。

但若是家中的經濟支柱,且子女都還在念書的話,可能就要將壽險納入考量,尤其要負擔房貸、教育金、家庭長期性支出等,更需要搭配定期壽險來補強,保費也比較便宜。

總之,以風險承受程度來考量保險規劃的話,最需要轉嫁的是,生前可能遇到不可承擔的持續性風險,至於高儲蓄型商品,等到保障都足夠了,再來考慮也不遲。

《延伸閱讀:儲蓄險快絕跡怎麼挑? 搶購前先搞懂3件事》

《延伸閱讀:實支實付副本理賠受限 這樣夠用嗎?》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75
開刀切除子宮才發現!健保真的不夠了! 想成為亞太地區「最受喜愛的理財顧問」My Favorite Adviser)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