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2018/08/29

台灣2060年成最老國家 專家:紅綠燈恐等3分鐘

記者吳佩旻
瀏覽數:13054
超高齡社會 倒數
台灣8年後將邁入超高齡社會、2060年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到時候社會將變成什麼模樣?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邀請各領域專家分享案例,並與觀眾展開座談。其中高齡醫學權威陳亮恭表示,未來將是前所未知的社會,當老年人口暴增,將不知道如何畫設捷運的博愛座、紅綠燈可能要等3分鐘,呼籲現在就要做出改變,從防止失能失智做起,才能迎向「無齡」的社會。
 
當高齡化社會來臨,如何打造全齡化友善環境,讓不同世代共融共創?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於8月28至30日連辦三場「公民沙龍」,邀請醫學家、社會觀察家等各領域人士分享見解與案例。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世代共融-全齡化環境」首場今晚在華山文創園區登場,邀到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以及居家設計師林黛羚等人,一同探討超高齡社會現況與未來,以及在地安老居家規畫,提升居住生活品質與安全等議題。
 
「我們正面臨一個未知的社會!」陳亮恭說,目前面臨的人口高齡化趨勢,是人類歷史上從沒出現過的現象,他說,古代人談生老病死,其實只指生死,很少提及對老的詮釋。中醫的醫書是早期人傳承下來的智慧,但當時的平均年齡遠不如今日,因此才針對高齡化做了重新修正。
 
陳亮恭說,台灣的百歲人瑞在十年內增加3倍,80歲以上老人增加是促成高齡化社會的主力,主因是醫藥衛生及社會進步。未來高齡化的社會,古人說的「無常」將產生變化,壽命會變成「可預測」。因此讓社會維持有序的年金,長照及健保,都成為近年被熱門討論的議題。
 
2060 台灣恐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
他也說,台灣的高齡化速度僅次於韓國,而韓國的老人有一半活在貧窮線下,自殺率比台灣高6倍,是值得關注的新議題。而台灣目前老化的速度勝過法國5倍,到了2020年平均只剩下1.5人照顧一名老人,社會恐難以永續。到了2060年,台灣更進一步成為全世界最老的國家。
不過陳亮恭提醒,大家不必太擔心,因為根據數據顯示,伴隨著年齡延長,老人有機會活得更健康,不再是老、病、殘的形象,將邁向「無齡」的新老年人生。
 
陳亮恭分析,台灣的都會區人口相對比較年輕,主因是年輕人移居,未來縣市人口高齡化會造成國土規劃改變,日本有9成人口都居住在都市,因為養老較方便,這在全世界都在發生,例如瑞士有6成人口集中在城市,有8成的老人住在城市。城市的老人數量過高,將是未來要關注的問題。
 
根據統計,台北、台南及高雄市是全台最高齡的都市,尤以台北最嚴重,老人占1成6,最年輕的城市為桃園市及台中市,新北市則介於中間。他認為,要解決高齡化問題,首先要提升生育率,不是靠三五千元的補助就能解決,而要給年輕人一個可以想像的未來,其次要提升經濟,不是提升稅收。
 
陳亮恭也分享國內外的比較案例,台灣老人一年約看30次門診,美國人一年只看8次,因此他建議提供老人整合門診,讓疾病問題能一次解決,並且在住院方面結合社區的照顧服務,因目前醫療忽略了老人需要的恢復期。他試驗後發現,讓老人恢復健康後才回家,可減少失能比率5成,並降低死亡風險達6成。
 
陳亮恭說,要迎接高齡化社會,首先要預防失智及失能,社會也要自動調整樣貌,改變老年人的生活,例如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措施,讓老人不再因為找不到廁所而不敢出門,能更從容且優雅地去迎接老齡生活。最後他說,希望未來不再需要與人談高齡,成為一個真正「無齡」的社會。
另一名講者唐峰正,從小患有小兒麻痺,他長期推動無障礙不應只是針對身障,而要服務大眾的概念,通用的設計應是貼近人心的。他說,「一般人遇到階梯,一抬腿就過了,但對有些人來說卻是跨不過去的坎」。呼籲應重新檢視公共空間的高低差,包括旅客拖著行李箱行走時,會不會覺得困窘;父母推著娃娃車在路上行走時,有沒有覺得這是個宜居城市。
 
善於規畫居家環境的林黛羚則要觀眾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模樣。若讓家裡住的舒適,就必須要能達到斷、捨、離,她建議觀眾可試想,能否捨棄生活中4成不必要物品,或把房間想像成九宮格,清空其中四格就會清爽許多,或是轉個念想想,「家裡許多坪數用來堆放雜物,換算每坪金額,代價可不便宜!」。
 
《延伸閱讀:避免宅老成病,該怎麼防?》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20
三失老人:即使月薪5萬,我們仍將又老又窮又孤獨 想成為亞太地區「最受喜愛的理財顧問」My Favorite Adviser)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