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產業資訊

業務必讀

2022/10/06

壽險財務與清償能力 不只看淨值比

(圖/ shutterstock)
瀏覽數:1791

近期壽險業淨值不足法定下限3%,引發各界討論與關注,特別是大型保險公司及部分外商公司的淨值比率自今年中開始大幅滑落。對於保戶而言,最想了解所投保的保險公司,財務強度與清償能力是否出了問題?依據筆者多年來持續參與保險業清償能力監理實證研究的經驗,當前壽險業淨值比率大幅下滑並非投資不善或經營失當,相反地,當前的狀況更加凸顯壽險業須在資產負債管理及風險管理投入更多資源。

為了做好資產負債管理,承作長期保險業務的壽險業,必須考量保險負債的長期性而持有高部位的長期債券資產,以降低資產與負債受到利率的影響,即利率風險免疫理論的實踐。然而,資產負債管理下的結果卻因現行財務會計對資產與負債價值表達的不一致,讓保戶對壽險業的財務與清償能力產生疑慮。

今年聯準會大幅升息,持有高部位美債的壽險業承受極高的「評價」損失。然而,原本應同步反映利率變動的保險負債,卻因尚未以市價或公允價值進行重估,使得已反映利率上升影響的資產部位,扣除暫無法反映利率上升影響的負債部位後,造成「評價」後淨值產生大幅減損的異常現象。

保戶會問:「這個異常現象為什麼沒有發生在其他產業?」近期國際股債市動盪,主要影響金融資產的評價,國內以金融保險業為主,特別是壽險業的營業模式及現金流差異,使其持有的金融資產種類及年期與其他金融業有很大的不同,在多重因素的組成下,財務表達受到利率變動的劇烈影響。

相較財務報表所呈現的淨值比率,風險基礎資本比率(Risk-based Capital Ratio,簡稱RBC比率)係反映風險資本占保險業自有資本的比率,其中風險資本係保險業因應承保風險、投資風險、利率風險及營運風險而應該要準備的資本,自有資本則是保險公司已準備因應風險資本的各種財務資源。

儘管淨值比率相較於RBC比率有計算簡單及高敏感性等優點,但當利率快速且極端異常波動時,淨值比就會隨之變化而產生劇烈波動,反而讓人無法理解其真實意涵。相較之下,RBC比率較能幫助保戶了解壽險業財務強度與清償能力受各種風險的影響程度,但淨值比率仍有協助保險公司檢視自身對金融市場波動的抵禦能力,應得做為預警指標,與RBC比率進行綜合判斷考量。

今天壽險業因淨值比率下滑躍上新聞版面,筆者建議主管機關應在金融穩定的前提下,採用多管齊下的積極作法,監督壽險業做好資產負債管理。

面對當前資本市場的瞬息萬變,主管機關更可考慮各種監理應變措施,包括將財會公報解釋意見或會計制度的調整適用納入整體的監理措施(例如: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曾於2007年10月14日,考量全球金融危機下,允許列在「交易目的」項下的金融資產,在某些條件下可以重新分類到「非交易目的」項下,即金融資產跌價損失,可暫不列帳。美國國會亦授權證管會,暫時終止美國157號公報,也就是以市價評價金融資產的準則)。

筆者也建議主管機關應審慎檢視現行清償能力監理法規中淨值比率標準在極端環境下的局限性,藉由綜合考量RBC比率以及保險負債之公允價值,使保戶能了解壽險業的財務強度與清償能力的全貌。

(作者是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專任副教授)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癌症化放療引發併發症!癌症險該不該賠?法院這樣判! 想成為亞太地區「最受喜愛的理財顧問」My Favorite Adviser)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