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好險談健康 > 醫療 > 疾病預防
2019/05/07

走路腳痛可能是腳中風 4種人有截肢風險

記者簡浩正
瀏覽數:5326

走路腳痛不一定是足底筋膜炎 七旬伯腳中風險截肢

年長民眾注意,不只有腦中風,腳也會有中風的可能。75歲劉伯伯5年前開始右腳行走感到疼痛,以為是足底筋膜炎而自行購買痠痛貼布,另換穿氣墊鞋想改善,症狀卻日益嚴重,今年走路甚至只能仰賴拐杖。

4月初時突發右下肢冰冷、發白、痠痛及抽痛,至醫院急診才發現為血塊脫落阻塞血管,造成下肢動脈栓塞(俗稱腳中風),經醫師評估風險後,使用新式導管手術治療,順利清除血栓,已可自行行走。

收治劉伯伯的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指出,腳中風為下肢動脈栓塞,是隨著年齡老化,血管動脈出現硬化或併有血栓形成,導致血管狹窄或阻塞。像阻塞若發生在冠狀動脈,會產生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腦中風,像劉伯伯發生在下肢動脈的下肢動脈栓塞,發生率約5%。

張嘉修指出,一般來說易引發腳中風的危險群,包括40歲以上中年人、久坐並缺乏運動上班族、高血壓、血脂、血糖等三高患者、長期抽菸者等。另外,若有冠狀動脈家族史者及體重過重者,約三分之一會出現間接性跛行症狀,即走路時走走停停、痠痛與抽痛感加劇,甚至出現下肢突然冰冷、發白、足部潰瘍、皮膚壞死等症狀,約5%患者在5年內恐有截肢問題,不可輕忽。

張嘉修說,若出現疑似腳中風症狀,除先由心臟科醫師透過周邊動脈超音波、血管攝影等檢查確診外,治療方式上可分為藥物治療、傳統開刀手術及導管手術治療;導管手術與傳統相比,傷口極小、減少出血風險,住院時間短,成功率高。

因考量劉伯伯年紀較大,故採導管手術,先局部麻醉後,由鼠蹊處穿刺一個約2mm小傷口,將微導管伸進動脈栓塞內,利用震波加血栓溶解劑治療後,順利清除血栓,劉伯伯可順利行走,住院一周即出院。

張嘉修呼籲,因下肢動脈栓塞與足底筋膜炎症狀類似,都會有走路踩地疼痛、無法久走症狀,若民眾長時間腿部疼痛無力且加劇,應及早就醫確診,另建議民眾適時運動、控制三高,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延伸閱讀:腿部行走痠痛 小心是動脈血管阻塞 嚴重恐截肢》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00
頭暈貧血 小心是大腸癌前兆 資深媒體人劉忠繼血癌病逝 醫曝「三大類症狀」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