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好險談健康 > 醫療 > 醫療趨勢
2018/02/26

「肛門微創手術」切瘤 38歲男後半輩子有尊嚴

聯合報 記者蔡容喬
瀏覽數:20729
新聞:「經肛門微創手術」切直腸腫瘤 38歲男成功保住肛門
 
手術前後都 過一樣的生活
82歲陳姓老翁半年前腹脹、便血就醫,在離肛門3公分處發現惡性腫瘤,已是直腸癌第三期;他憂慮開刀後要裝人工肛門,一度拒絕治療,在醫生建議下,先做化療與電療,腫瘤縮小後採取「經肛門微創手術」,直接由肛門取出腫瘤,成功保住肛門,恢復正常排便功能。他開心表示「手術前後都能過一樣的生活!」
 
傳統手術 身上多人工肛門 影響社交和工作
收治病患的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蔡達基表示,「超低位直腸癌」約占大腸直腸癌患者的2成,患者除了要抗癌,更因肛門已切除,得在肚子上裝置人工肛門,讓糞便得以排出,不僅得隨時停下手邊工作處理排泄物,身上還會不時飄出異味,對工作及生活社交造成極大影響。
 
傳統手術讓部分患者寧死不開刀治療
蔡達基說,像陳翁有慢性病及攝護腺肥大等病史,罹癌後擔心裝人工肛門損及尊嚴、給家人添麻煩,一度不願開刀寧願等死。另名同樣是超低位直腸癌的57歲林姓病患,3年前術後裝置人工肛門,原本開朗活潑、愛和親友打麻將的他,轉為封閉內向,一聽到鄰居麻將碰牌聲就情緒起伏,還得藉助精神科藥物改善睡眠與情緒。
 
顯微手術讓大腸癌治療有效 更保留尊嚴和生活品質
蔡達基表示,台灣2010年引進「經肛門合併腹部顯微手術」後,近2年在各醫院逐漸普及,讓低位大腸癌患者預後出現曙光,不僅保留肛門,也重拾原有的生活品質。該院2年來已完成20例手術,其中最年輕的患者僅38歲,原本從事勞力工作,術後7天後出院、門診追蹤,也順利回到職場。
 
蔡達基表示,超低位直腸癌患者過去採用的傳統腹部會陰聯合切除手術,傷口長達20至25公分,術後得10天到2周才能出院;「經肛門微創切除手術」由肛門口進入,直接從腫瘤下緣切除,傷口小、骨盆腔神經血管不易受損,最重要的是保留肛門,只須裝置暫時性人口肛門,術後3到6個月就能關閉,恢復從肛門排便,且有健保補助,患者僅需自費手術耗材的部分。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27
針線縫合傷口可能走入歷史,這款膠水只要60秒便能將傷口黏合 乳癌是女性最大殺手?醫師表示風險意識不足才是真正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