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9/08/26

保單健診為何選在生日?

記者仝澤蓉
瀏覽數:2484

保單健診 為何選在生日?

台灣人愛買保單,平均每人手中握有2.5張保單,但過去買的保單是否適合現在的你?保險專家建議,每年至少選一天為保單健診,例如生日當天,並從風險承擔能力、親人、職業、家庭責任等四大面向著手檢視。

磊山保經高級業務經理楊雅涵對於保單健診有一套獨特的購衣論,「你小時候買過不少衣服,長大還是會買衣服」;「每一年,你對未來的想法會改變,保單健診就像打開衣櫥,看看衣服夠不夠、合不合穿,當然也要考量預算 」。

不一定是愈保愈高
很多人聽到保單健診,會認為業務員又想要賣保單了,但正確的保單健診不是只要保戶增加保單,而是檢視期待與擁有的落差,基於人生階段的變化,甚至應該降低保額。

有別一般建議選在每年年底、年初進行保單健診,楊雅涵建議的保單健診日是選在自己生日當天,除考量生日不易忘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保險年齡不是以足歲計算,若超過生日六個月,便須加一歲,牽動壽險、健康險等險種保費計算,一張保單可能因慢了一天投保,就增加數千元到數萬元的保費開銷 。

四大面向評估保單
楊雅涵建議,保單健診可從四大面向著手,其一是評估風險承受度,以住院治療為例,若手頭較緊,不必強求單人房、雙人房,可以退而求其次住健保房;反觀國人發病率攀升的癌症,不治療就會危及生命,其治療過程有時單是標靶藥費用便達百萬元以上,建議評估萬一發生,個人帳戶裡是否有足夠資金因應?若不足,建議以防癌險、重大疾病險、失能險等分攤醫療風險。

近10年國人投保狀況

其二是考量身邊親人的病史,不少疾病與遺傳有關,如第一型糖尿病,即便是生活習慣不良引起的第二型糖尿病,也會因家人生活習慣相近,有較高發生率;因此可留意近親病史,作為健康險的規畫參考。

其三是考量職業變化,例如更換工作,意外風險等級改變,又如公司加薪,可思考是否該增加退休規畫或其他圓夢基金規畫。

最後是對家庭責任,保險規畫除考慮個人保障,應一併考量同共同生活的家人,尤其對有奉養長輩、扶養子女者更有其必要,因而除每年生日時檢視保單,在進入婚姻生活、生育子女等重大人生階段改變時,亦須機動檢視保單,才能建立完整的風險防護網。

《延伸閱讀:別傻傻繳保費、買新保單! 保單健檢看人生三面向》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無照肇事後的強制險理賠 小心業者不說的問題 投資型保單新增保費 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