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9/06/18

小資族投保主附約怎麼搭? 避免這個地雷

許雅綿
瀏覽數:5109

小資族投保 主附約怎麼搭?避免踩到「這個」保險地雷

「每個月投保金額有限,不想白白浪費這筆錢…」小資女佳佳說道。在低薪、物價上漲的時代,年輕小資族預算有限,因此,領到薪水時,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財務規劃,專家建議,小資族財務規劃順序應該為「先買保障,再累積資產」

全球人壽商品部主管鄭中安表示,年輕小資族最大的資產,莫過於健康與時間,但健康卻可能面臨疾病或意外風險,導致收入中斷,所以年輕人應該優先為自己買保險,做好基本的保障,若不幸風險降臨,還有理賠金支撐基本的生活和突如其來的醫療費用。

根據壽險業者統計,台灣9成有意願買保險的民眾,都會優先購買「高保費、低保障」的儲蓄險和終身醫療險等,不過,此單一險種,年繳保費就要好幾萬元,較不適合重視CP值的小資族。

富邦人壽建議,小資族保險規劃不必堅持一次到位,以免負擔太重,可以先檢視自己的保障需求和缺口,參考「積木式投保」原則,透過主約、附約搭配,在有限預算下,選擇適合的保險商品組合打好基礎,未來再隨著預算與需求,來提升保障。

所謂的主約和附約,若以火車來做比喻,主約就如火車頭,附約則如車廂。任何的險種都可以當作主約,例如壽險、醫療險、意外險、長照險、實支實付醫療險等,但是絕大多數的附約,都有規定保障年期不能大於主約,且附約是附加在主約而存在,通常主約失效,附約也會跟著一起失效,所以一般都會用終身險主約來搭配。

不過,有鑑於現在的終身壽險保費高昂,公勝保經騰威勝事業部經理梁雅惠建議,不妨先以定期壽險或是失能扶助險來做為主約,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與重大疾病險等附約。

而由於重大疾病險和癌症險為一次性給付,較不適合作為主約,因一次性理賠後主約將會終止,到時附約也會失效,或是得經過壽險公司同意才能續保,風險性較高。

梁雅惠指出,實支實付醫療險保障的是住院期間,健保未給付的醫療費用。尤其是現在DRGs制度,造成住院天數減少,健保自費機會增加,故規劃醫療險時,可優先考量可以理賠自費項目的實支實付型醫療險。

不過,市場上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多是附約,因此需要搭配主約,如果預算不足,可以先以定期壽險或是重大疾病險為主,以定期壽險100萬保額為例,投保20年期的保單年繳約7000元。

其實,看好小資族花小錢買大保障的需求,近年來陸續有壽險公司推出標榜低保費、可自己自由搭配的「組合式保單」、「零件式保單」,觀察此類保單低保費的關鍵,在於透過十年期的定期險取代終身險當主約,來壓低保費,再透過意外失能、住院日額、實支實付、癌症險等附約,讓民眾可針對預算和需求,自由搭配所需的附約。

若以壽險業者推出的組合式保單來看,光是主約就有2至3種,例如重大傷病險、壽險、意外險等;附約更有3至6種,例如失能險、實支實付、癌症、住院日額、手術等。

有保險業者認為,此種組合式保單較適合已有保險規劃的民眾,做為加強保障之用,不適合做為小資族的第一份保單,因十年期定期險期滿,保險規劃又要重新來過,且保費也會隨著年齡上升而增加。

預算不多的小資族,「長年期終身險」此保險地雷不要踩!梁雅惠分享,經常看到年輕人因投保長年期終身險,拉高了年繳保費後反而壓縮了預算,導致沒有多餘空間去做投資理財運用,實在很可惜,建議量力而為。

以實支實付醫療險為例子,以相同的日額保障額度,終身醫療險的年繳保費是定期醫療險的3至4倍,而且需要綁定長年期,例如20年期,將造成長期的繳費壓力。

此外,因通貨膨脹的因素,住院日額1000元的給付,很可能在20年後縮水為現值只剩640元的給付(假設2%通膨),若拉長到30年後,將縮水更多,可能屆時根本不夠用。

整體來看,小資族若要自組保單,剛開始預算不高,先以定期壽險或是失能扶助險來做為主約,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與重大疾病險等附約,待薪資提高到一定水準後,可回歸到終身壽險,因目前終身壽險可保障的年限是到110歲,定期壽險頂多到70歲、80歲,超過保險公司規定的最高承保年齡,就無法投保。

《延伸閱讀:年輕人沒10萬應急? 「零存整付」5年存30萬!》

《延伸閱讀:月存5千可擁抱退休金? 善用2種儲蓄方法》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無照肇事後的強制險理賠 小心業者不說的問題 投資型保單新增保費 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