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8/07/25

直腸癌微創手術 95%病人保肛

記者張益華
瀏覽數:4129
手術後的生活 讓病人更畏懼
很多病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一個念頭是「怎麼會是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部長陳自諒表示,常看見診間病人懼怕手術,擔憂術後切除肛門,或傷害性神經與尿道,影響生活品質,進而逃避治療,使病情惡化。
 
一名40歲的中年男性,原本身體健壯,直到因血便、腹痛前往就醫,檢查發現竟罹患大腸直腸癌第三期,醫師先用電療將腫瘤縮小,症狀減緩後,男子誤以為病情好轉,沒有接受手術和追蹤。兩年後出現疼痛,再檢查時癌細胞已轉移至骨盆腔和攝護腺,活不到三個月就撒手人寰。
 
類似案例經常在診間發生,陳自諒說,曾遇過罹患直腸癌第三期的病人,本身也是醫師,在接受放療和化療後,病情獲得改善,便自行搭配中藥輔助治療,隔不久腫瘤又復發,後來採取微創手術後,病情獲得控制。
 
陳自諒解釋,醫療技術精進,手術是目前大腸直腸癌治療的第一選擇,臨床上視個案腫瘤大小,可先用放療或化療,縮小腫瘤再進行手術,手術方式有傳統開腹手術、微創的腹腔鏡手術和機器手臂手術,醫師需根據病人的腫瘤大小、部位和病程等來決定適合的手術方式。
 
傳統開腹手術是在病人腹部開二、三十公分的傷口,較適合腫瘤超過十公分的病人,但術後傷口大、沾黏高。微創手術是趨勢,擁有20年開腹腔鏡經驗的陳自諒表示,腹腔鏡透過3D影像系統,讓醫師清楚看見病灶處,切除腫瘤,傷口小,適合大腸癌病人且健保有給付,缺點是由醫師和助手合作開刀,人的手臂穩定度不夠。
拜科技之賜,機器手臂手術將是未來趨勢,機器手臂協助醫師操刀,它有7種自由度、540度旋轉角度,可模仿人手的捏夾、抓取、旋轉等動作,在狹小骨盆空間內維持切除精準度,讓中低位直腸癌和骨盆腔狹窄的病人多了治療選擇,傷口小、復元快,但健保目前尚未給付。
大腸直腸癌患者蕭先生以自身經驗,呼籲民眾積極防癌,降低癌症及痛苦治療的威脅。 
 
無論採用腹腔鏡或機器手臂手術,病人擔心的術後問題已逐漸減少,以中國附醫為例,95%病人術後可成功保住肛門,開刀後第二天即可拔尿管,僅2%病人需將導尿管放回去。陳自諒建議病人,必須先承認自己罹患癌症,只要配合醫師接受治療計畫,75%病人的病情可改善。
 
《延伸閱讀:科技助攻,達文西手術從頭到腳都用得到!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140萬元滿期金沒人領 台壽拜谷歌大神找到保戶 投資型保單新增保費 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