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好險懂生活 > 玩美生活 > 流行線上
2018/01/25

你還用這張信用卡?機場貴賓室永遠進不去...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
瀏覽數:9291
【新聞】
從1989年財政部開放國際信用卡業務開始,信用卡在台灣市場發展還不到30年,或許因為發卡銀行推波助瀾、或是國人習性使然,台灣市場對金融商品汰舊換新速度,幾乎是光速般的快。短短29年,信用卡市場出現至少5大演變,你我熟知的金、普卡,就快跟市場說拜拜,取而代之的是行動支付的興起。然而,不管信用卡市場如何變化,從2014年起,連續3年國人刷卡金額都超過2兆元,充分展現國人刷卡消費的實力。
1.三成銀行 金、普卡已絕跡
曾經是初入社會「小白」持卡人必備的信用卡普卡和金卡,已經快絕跡。前陣子PTT板上有篇貼文,一名首次辦卡的持卡人,同時收到銀行寄來的白金卡、金卡和普卡,他納悶,這樣正常嗎?有網友說可能是銀行作業出問題,但更多網友驚呼,「金卡這年頭可稀有咧」,要他好好珍藏。還有人說,現在特別申請可能都辦不到普卡,銀行居然會發出普卡,實在太爆冷了。
 
沒錯,市場每3家銀行就有1家銀行不發金、普卡。以5家流通卡破200萬張的發卡行(市占率剛好一半)中,包括台北富邦、台新、聯邦銀行分別自2008、2012及2015年停發金、普卡;國泰世華和中國信託商銀仍發行,但只剩極少數卡片,例如國泰人壽聯名卡還有金、普卡。
令人唏噓的是,財政部在1992年才准銀行發行金卡,僅僅26年,金卡在台灣就已下台一鞠躬。
 
2.白金卡褪色 擠不進機場貴賓室
一名資深信用卡業者分析亞洲主要市場持卡人特色,台灣人和香港人喜新厭舊速度特快,但日本人卻是「老實安分」的可以,很多日本人覺得奮鬥20年才有資格拿張白金卡,但白金卡在台灣,連小白持卡人都不想拿。
信用卡在台灣免年費一點都不稀奇,但20年前初登台的白金卡,不須刷卡門檻就配備有免費機場停車1個月、免費進入機場貴室、一堆買一送一下午茶優惠,若還加上免年費,總會令人喜出望外。
當年的白金卡發卡旋風,讓許多中型發卡行成長茁壯,白金卡占銀行不同「卡種」占比也竄升至7、8成。但好景不再,當持卡人發現就算持有白金卡,也永遠擠不進機場貴賓室、或訂不到五星級飯店下午茶時,白金卡已非身分地位象徵,而是災難的開始。
伴隨著卡債風暴、金融海嘯,白金卡地位節節下滑,5大發卡行中,多數銀行白金卡量目前還剩5成,有銀行則是白金卡加上已不發行的金、普卡,總共占4成。從PTT板上經常分享的成功辦卡貼文中會發現,這個世代的小白第一張信用卡不是御璽、就是鈦金或者晶緻卡,白金卡已經褪色。
 
3.刷卡金額M型化 從五千到八萬
台灣人全年刷卡金額自2014年起,連續3年突破2兆元大關,去年國人更只花了10個月就刷破2兆元。若以去年11月全月刷卡金額2336.61億元,除以當月「有效卡數(半年內有消費紀錄)」,得出每卡單月平均刷卡金額8362元,但相信很多人沒刷到這個金額。
跟國民所得一樣,台灣人平均刷卡金額正往M型的兩端靠攏,一張薄薄的信用卡,也凸顯出不同持卡人之間的貧富差距。
基本上,銀行會依客戶信用狀況及需求,發放不同等級的卡片。國泰世華指出,持有越高等級卡片的客戶,消費能力自然較高,以該行最高等級的世界卡來看,平均每月每卡消費金額超過5萬元,鈦商、御璽卡平均每月每卡消費金額則近2萬元,白金及金、普卡則是數千元不等。
北富銀最高檔的世界卡/無限卡,單月平均刷卡金額高達8萬元,商務卡、鈦金卡、御璽卡和晶緻卡單月平均可刷出1.5萬元,白金卡約1萬元,金、普卡則只有5000元。從5000到8萬元,有沒有想過,你現在在哪個等級?
 
4.「支付功能」凌駕「信用」特色
金管會統計,去年有9個月的單月刷卡金額都突破2000億元大關,有人說,這代表月月刷卡2000億元已成為信用卡市場常態。其實,目前每月刷卡簽帳金額,都比循環信用餘額多出1000多億元,相距可達1倍以上,這代表台灣人把信用卡當做單純支付工具使用的多,使用借貸功能相對較少,支付功能已凌駕信用特色,才是市場常態。
這種常態,與卡債風暴後金管會透過各種措施「打壓」信用卡的借貸功能有關,包括將預借現金借款成數降至1成,同時訂出多項硬指標,規定銀行必須降低利率,讓卡友「轉債(自循環信用轉成分期)」。2005年卡債風暴時,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一度衝上4500多億元高峰,但自2011年12月降至1416億元,再也無法自1000多億元水位回升。雖然被趕到分期的債務,也還有1085億元未還款餘額,但跟卡債風暴時相比,似乎已無威脅性。
 
5.行動支付興起 但革命尚未成功
也許很多人會說,台灣信用卡還有全面晶片化、感應免簽名等趨勢演變,但震撼力應遠不及行動支付,不管是綁哪種Pay、下載各式支付APP掃碼、或者將手機SIM卡換成具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這些因應行動支付而生的行為,過去一年,大家應該或多或少都有參與。
各家銀行發現,行動支付已成為持卡人生活的一部分,愛用族群以25到35歲年輕持卡人為主。國泰世華說,該行白領上班族等年輕客群最愛用行動支付,KOKO卡行動支綁卡比率最高;以卡別來看,白金卡以上卡友使用最多。
聯邦銀行也說,網購族群、對新型態購物管道及新金融科技較熟悉持卡人最愛用行動支付,是國際3大Pay的愛用者。北富銀卡友綁入最多的信用卡是數位生活卡,台新則是新光三越聯名卡和@GoGo信用卡;兩家銀行都說,除了卡友較年輕,應跟相關卡片在數位通路和網路消費有高回饋有關。不過,金管會統計,到去年11月底,台灣整體行動支付交易金額僅151億元,跟2兆元刷卡金額相比,革命尚未成功,有待持卡人努力。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40
偉特塔羅占卜:轉換人生的跑道,我可以做到嗎? 列報醫藥費 須扣除保險理賠